的事情就是行善。”
李治皱眉道“行善?”
韩艺点点头道“行善就是去帮助别人,在别人得到帮助时,一定露出喜悦和希望的表情,这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,这会感染到昭仪,以至于带动她的情绪也变得积极向上。”
李治若有所思的点点头,觉得很有道理,生活在穷人的希望中,总比生活在富人的绝望中要好,不禁又看向武媚娘。
武媚娘显得有些忐忑,道“可是臣妾从未行过善。”
韩艺笑道“这很简单,昭仪可以从训练营开始。”说着他呵呵一笑道“最近那些个纨绔整日都吃着干巴巴的馒头和腌菜,昭仪何不代陛下去慰问一下他们,给他们送去一些好的饭菜,我想他们会高兴的疯了去。”
武媚娘听得眼中一亮,代替陛下去巡视皇家警察,光凭“皇家警察”这四个字,那应当是皇后去慰问的,有些心动,又看向李治。
李治点头道“这主意不错,毕竟这训练营就在这里,朕也放心一些。”
武媚娘心中一喜,忽然又想到什么,于是道“但这也不能算作是行善吧。”
不亏是武媚娘,果然一点即通。韩艺点头道“任何事都得徐徐渐渐,这只是算是去皇家训练营训练一下。”
武媚娘问道“但如果我是真的想去行善,又该如何做呢?”
这默契。韩艺只觉太轻松了,道“如果昭仪真的想去做善事的话,我建议是出钱办学院。”
“学院?”
武媚娘、李治显得有些惊讶。
韩艺点头道“不错。现在行善多半都是施舍一些粮食之物的,但是近几年来,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,百姓本都是丰衣足食,若是赠予粮食的话,恐怕取得的效果不大。那么想要做得更好的话,取得更大的成果的话,就必须将行善建立在温饱问题之上。而在不愁温饱的情况下。百姓渴望的一定是下一代能够生活的更好,更加有出息,能够读书认字,可能是他们梦寐以求的。这一点微臣是深有感触,因为微臣小时候也很想读书,如果昭仪能够建办学院,而且还不收取学费,那么百姓一定会很开心的。他们的后人在学院学得的知识,那是一生都受用不尽,而且,学院是持续性的,它在不断的发挥作用,也就是说昭仪是在持续的帮助百姓,这或许会更加有意义一些。”
李治突然哈哈一笑,道“韩艺,杨蒙浩那一番话,是你在背后教的吧。”
韩艺立刻道“回陛下的话。确实是微臣教的。”
李治倒也没有责怪他,反而表情变得非常认真起来,道“但是你有没有想过,普及教育,让人人都读书,那么谁还去种田。”
韩艺答道“回禀陛下,在微臣看来,种田跟读书并未有直接的冲突,读书认字只是让百姓具备一样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技能,而且微臣建议的是开办小学。让小孩从小读书,因为穷人家的小孩在家也是在家打酱油,哦不,是玩耍。还不如让他们去读书。”
李治道“读书自然是为了为国效力,读书人岂还会愿意去种田。”
“那也得他们有这个能力,若没有能力者,纵使他想,朝廷也不会要。”
韩艺笑道“之所以陛下会这么说,无非就是因为现在读书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。如果普及了教育,那读书就变得稀松平常,读书人又有什么可骄傲的。朝廷可以这么采取升学制,小学只是学习基本知识,倘若你要学习更加深奥的学问,就必须经过考核,考核没有通过的,那就说明你并不适合这一条路,考核通过者,再要经过一次考核,这样的学子才有资格参加科考。
如今很多学子从一开始就是冲着科考去的,但是多半人其实并不适合,天赋不够,但是他们却白白浪费了十多年寒窗苦读,甚至于几十年,而采取升学制的话,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一点。如果你没有这天赋,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