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到句子“另外,如果已经因一些突发情况而感到愤怒时,需要学习控制情绪,平息怒气,再以适当的不带情绪的方式来表达……可以尝试做几个深呼吸,出去转一转,冷静一下,平复一下情绪,分析一下自己愤怒的原因”时,高珮迫不及待拿起笔,又开始了一番摘抄。
那句话怎么说的,人类是大自然的搬运工,话一点儿也没错。
高珮就在这样的情景中,在本子上,左一笔,右一笔地‘辛勤’地‘劳作’着……
通过课上,老师的讲解,再结合书中的理论,高珮更是感觉收获颇丰。
从性格气质类型板块中,高珮已经理解了,愤怒产生的原因,以及怎样合理的表达出愤怒的情绪。
高珮阅读到文中,举的一个愤怒的例子,说是一个男士,对新的相亲对象,很是咬牙切齿。
对方以委婉的口吻告诉他,尽管大家聊得很开心投缘,但因为特殊的传言,感觉不合适。
尽管之前这个男士,也相亲过很多次,但这次被拒绝的感受,使他更加愤怒。
因为他对这次相亲,有很高的期望值,为了追求目标,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。
目标和结果的落差,让他一时无法接受。
另外,因为特殊的传言,不合适的暧昧说法,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生活被审查和贬低。
这种遭受刺探和否定的羞愧感,以及付出努力,仍然受挫的失望情绪,加上自身性格的内向和敏感,很容易就让自己的情绪,点燃爆发。
隔着书本,高珮都能感觉到文中这位男士,有很深的压抑感。
就像弹簧压久了就会反弹,蓄积已久的情绪,很容易被引爆。
按照书中,一般的心理学理解,愤怒来源于对挫折的反应。
虽然上思想品德课上,也有讲到挫折,老师也会在课上,给同学们分析各种挫折来源,但高珮还是弄不懂,为何会产生这些挫折。
高珮耐着性子,碰着书,继续往下看。
当目标和现状的差异越大,我们挫折失望的感受越强。
可是有些时候,我们不容易轻易表现出愤怒,因为愤怒的结果是惩罚和伤害。
隐藏原始愤怒,会导致两种结果,一种是转换愤怒对象,也就是常说的迁怒。
比如工作上,被老板批评了,下班会顺便踢下,路边的小石子和烂树叶等。
另一种是出现阵发式的宣泄,比如突然胸闷无比、不吐不快,乃至借酒消愁、大醉一场。
如果有觉得自己容易发怒,伤害到身边人的感情,或许是和隐藏原始愤怒情绪有关。
一个人想要处理愤怒,需要识别自己的原始愤怒情绪,甚而识别愤怒情绪背后的心理根源。
nrr的观点,愤怒是对羞耻的一种防御方式。
羞耻是一种想让自己藏起来的感觉,甚至希望自己从地球上消失。
因为,羞耻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挫败、软弱、没有价值、没有力量。
真的是这样吗?高珮看到这里,想起了,有时候自己做的某件事情被父母取笑,甚至是拿到台面上,和邻居分享……那种仿佛整个人瞬间开始燃烧的感觉,真的叫“羞耻”吗?
看到文中说到,“羞耻者觉得自己是怪物、被孤立、不被爱……”,高珮赞同地点点头。
妈妈把自己的糗事告诉别人,被别人知道那一分钟,真的感觉没人包容自己,分分钟想快快原地爆炸。
这书实在是写的太好了!怎么这么有认同感呢!!
高珮捏起拳头,凭空锤了两下。
“他们被摧毁的自尊和价值感,试图通过愤怒的方式夺回来,重新感觉到自我的强大和坚定。”
哦!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