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后毫不犹豫地选择通往咸阳的大路全力追击。
但现在……接连的失利像冷水浇头,让他那份固有的自信出现了裂痕。他变得谨慎,甚至有些疑神疑鬼。高要这个人,太不按常理出牌了,他的思维诡诈难测。万一呢?万一这又是他的诡计?如果自己判断错误,贸然追击,结果再次扑空,而高要却趁机溜回阳平关,或者从别的方向给予楚军一击,那后果……项羽那边会如何看他?楚军将士会如何看他?
“不能再错了……”易小川心中有个声音在警告他。这种压力,不仅来自他自身,也无形中传导给了下面的将士。基层的军官和士兵们刚刚经历了一场败仗,心有余悸,在行军时自然会更加小心谨慎,对任何风吹草动都格外敏感,这种集体心理下的行军速度,想快也快不起来。
“派出三队斥候,每队五十轻骑,分别沿着西北、东北以及正北方向仔细探查!主力……暂缓行进,等待确切消息!”易小川最终还是下达了这个保守的命令。他不敢再用整个大军的命运去赌高要的意图了。
这道命令,意味着至少半日的时间被浪费在了侦查和等待上。而这宝贵的半日,正是高要的军队拼命争取来的生机。
楚军毕竟是精锐,尤其是易小川所部的骑兵,机动性极强。即便被拖延了半日,他们重新确定方向后,追击的速度依然惊人。高要虽然竭尽全力,甚至想过是否要留下一部分断后部队,阻滞追兵。
但这个念头刚起,就被他果断否决了。断后,意味着分兵,意味着牺牲。在目前兵力已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,再分兵无异于自断臂膀。更重要的是,一旦留下明显的断后部队,就等于明确告诉了易小川:我高要主力就在前方,而且身边兵力空虚,你快来追!这反而会刺激楚军不顾一切地加速追击,最终可能导致更快的崩溃。
神话大秦:我高要,绝不太监!三月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