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状(3 / 4)

赵宋王朝不利的地方?

饭后,姚梦与萧夔赶紧回去向耶律淳、张琳等人汇报他们探听到的消息。

……

燕京作为辽国的陪都,是有一座还算豪华的宫城的。

这座宫城矗立在燕京城西南角,规模并不大。城墙高三丈,宽一丈五。宫城是一个独立封闭的区域,除了宫殿区外,还有果园、瑶池、球场等。宫城的正门叫宣教门,与燕京城相连接。

姚梦与萧夔回来后,燕京的番汉大臣接到通知后,全都陆续来到宫城瑶池殿开会。

殿内,烛火摇曳,映着燕京番汉大臣的脸。

姚梦与萧夔刚将赵良嗣和马扩的话复述完毕,厅内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。

过了许久,耶律淳才皱着眉头说:“大宋当真愿为我大辽出此全力?”

左企弓立刻出列,花白的胡须微微颤动,说道:“大宋与我大辽缠斗二百年,燕云是他几代皇帝心病,为收复燕云,大宋无所不用其极,今我大辽危难,他不趁火打劫已是万幸,怎会平白送来百万援军?依我看,这其中必定有诈,不可不防!”

康公弼也附和道:“陛下先前对大宋厌恶至极,怎会突然投奔?此事疑点重重,莫不是陛下被其所捉。若真是如此,大宋必以陛下为质,再借援辽之名驻军燕地,我等岂不是亲手将燕京送与他人?”

康公弼话音刚落,韩昉就忍不住反驳:“可眼下女真步步紧逼,若前线不敌,燕京必危在旦夕!就算大宋有私心,若他真能派大军击退金军,至少燕地百姓能暂避战火,总好过坐以待毙,等着女真屠城?”

这话戳中了不少辽人的痛处,不少辽国大臣,尤其是汉人大臣,纷纷点头。

甚至就连南面行营都部署耶律宁,都沉声说:“女真破上京、中京时惨状,诸位皆有耳闻,若无强援,南京必步上京、中京后尘。若能借宋军之力暂缓危机,哪怕只是争取些时间整军备战,也是好事!”

张琳悠悠地说:“怕只怕大宋假道伐虢。”

耶律淳闭上了眼睛,他只觉得很心累。张琳的顾虑他怎会不知?可金军压境的阴影如芒在背,燕京城内的钱粮都不足,将士更是惶惶不可终日。

而赵宋王朝突然的“好心”纵然可疑,却像溺水之人眼前飘过的木板,明知可能是浮草,也忍不住想抓住。

“马植说,不日便会有陛下旨意传来?”耶律淳忽然问道。

姚梦点头:“确是如此,他们说最多三日。”

“三日……”

耶律淳站起身,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,“便等这三日罢。”

众人都理解耶律淳,他又不是辽国的皇帝,耶律延禧才是辽国的皇帝,跟不跟赵宋王朝联合,还得由耶律延禧做这个决定,除非耶律延禧真的不见了。

再说,目前辽国这种摇摇欲坠的情况,可能也只有耶律延禧说服了赵俣使赵宋王朝与辽国联合,才能有一线生机。

如果这事真是耶律延禧促成的,那说明耶律延禧也不是昏庸至极,无可救药,辽国或许还有救。

总之,耶律淳不能因为猜疑,就断送了燕地甚至是辽国最后的希望。

夜已深沉,月挂中天,银辉洒落,给这紧张的殿堂添了几分清冷与宁静。殿内烛火依旧跳跃,却似乎比先前更加黯淡,仿佛连光明也对这纷扰的时局感到无力。

耶律淳的背影在窗棂上投下一片沉重的剪影,他的眼神穿过夜色,似乎穿透了燕京的城墙,望向了北方遥远的上京与中京,那里曾是他辽国的辉煌之地,如今却已沦为金人的战利品。他又看向南方,不知那里是不是他们辽国的希望?

耶律淳的心中五味杂陈,既有对故土的深深眷恋,也有对未来的无限忧虑……

……

玉华阁中。

萧普贤女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