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于是,在华夏星的夜幕下,一个微小却完整的生态循环开始彻夜不息地运转。
无数的“华夏凯贝”被转化为浓缩的贝油,而每一个生产环节产生的“废弃物”都被回收利用,转化为滋养未来实验田的不同肥料。
华夏星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雏形,就在这忙碌而充实的第六天,于“一号基地”奠定了坚实的基石。
次日。
整整运行了二十四小时的“华夏贝油加工厂”,小诺提交了严格监控记录的“华夏贝油加工厂”试点生产报告。
看着光幕上的数据,宋星澜感慨:“百分之二不到的贝油产出比例……这也太浓缩了吧!怪不得味道那么纯、那么冲嘞!”
“天啊!”加布里埃尔快速心算了一下,倒吸一口凉气,“如果我们这套设备保持运行,每小时就能消耗掉至少4吨的凯贝原料!
一天二十四小时……那就是快一百吨了!设备回去再改改,效率肯定可以更高!”
这个消耗速度是如此的具象化。
“不仅如此,”宋星澜激动地指着产出数据,“看看这个!每天1.3吨左右的贝油原浆!
这意味着什么?这意味着我们一号基地每天都能生产出上万瓶标准装的调味精华!
一旦产业扩大规模,很快就能实现规模化生产,正式上架销售!”
费利克斯同样心潮澎湃,联邦入侵物种总名录Top 10的凯贝,竟然真的被星澜用“以食代治”的方法找到了治理的曙光!
但他很快将注意力落在了更庞大的副产品数据上:“贝油的商业价值固然极高,但我们也不要忽视那些副产品。每天八十吨的贝壳粉和近两吨的贝肉渣有机肥。”
“对对对,按照估算,光是日产量就能改造数十亩甚至上百亩的贫瘠土地,为一号基地制造‘肥沃土壤’。”加布里埃尔听到二哥的话,也看起了相关数据。
“是啊,它们关系着金丝纹豆能否在此扎根呢。”宋星澜总结道。
这座小小的一号基地,已然超越了“工厂”的范畴。
它是一个强大的心脏,一个高效的转化器,正在重引燃华夏星的生机。